- A+
在我看来,诗词歌赋不过为山传神,为水写照,为文人抒怀,为美人一笑。比起经世大家,治学鸿儒,穷究天地之变化,遂开万代先河,不免退居次位,落于下乘。……因文人相轻而有所顿悟,在这方寸荧屏,此歪风由来已久,包括我本人,也常蹈覆辙,作茧自缚。以下就诗词歌赋来说点我的感受,不妥不入耳的地方,就当是听到乌鸦胡乱叫了几声。放眼当今,就专攻古典诗词歌赋者而言,只能说略有才情,谈不上什么学问,对社会无益,最多算是一个业余爱好,生活调剂。
至于以擅长“诗词歌赋”而自我感觉良好,倍觉才情高于常人者,只是眼界狭隘一隅未能如是观照也!充其量擅写诗词歌赋者,如跳绳,猜谜,联对,各种棋类,掷骰,扑克,麻酱,成语接龙,这些游戏一样,精于此道中自然驾轻就熟,无外乎一种游戏方式,只不过沾了文字的光,立马显得高雅了几分。至于那些搜肠刮肚强堆词藻脱节于现实附和小资浪漫的“佳作美文”,也仅是小众间文字游戏击节叫好的一个兴致,驾驭文字的一种能力,这才情也仅限于文字游戏,通俗的说,是某项业余爱好的一种水平,有高有低而已。
若论起接轨于实用主义来说,能够为这时代做出些实际贡献,古典诗词歌赋充其量就是游移于一个可有可无无甚用处的状态,唯一可取之处,仅仅是丰富了乐衷于此道者的生活,愉悦了他们的情怀。如果将诗词歌赋比作一门手艺,与之相对应的,诸如泥瓦工,木工,缝纫工,雕刻,石匠,油漆工,厨师,花艺等一切服务于生活层面的熟练技术工种,哪一种不是在无时无刻追求技术工艺创造完美作品丰富人们的生活,就服务于生活,为这时代所作出的贡献而言,古典诗词歌赋又岂止是相形见绌,有它不多没有也行。
衡量一个人的才情才气,传统的常规的依靠文学造诣来定调是不对的,七十二行,行行都不乏行业翘楚,他们都是集才情才气与才华的业界大师,是真正致力于推动时代发展的俊杰。有才情者,藏龙卧虎流水线;有才气者,深藏不露工地上;有才者,正是勤奋智慧的每一个平凡普通的实干者,实干敬业就是他们的才华。一切服务于实用主义在本行业有所作为者都是,哪怕他只是一个修鞋的师傅,能够将一双满是裂缝的旧鞋子修补到美观舒适的状态,这就是他的才情才气,而别人却不能。……优越感这东西,恰恰就是你能你行你有,而旁人不得要领不知所以然。
如果谁还在依靠文化背景来为才情才气定调,而相轻奚落表现出所谓自负的状态,那绝对是“尚在梦中自赏,不知世上已千年”,这思维以及价值观是扭曲的。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并不取决于文化高低程度,一个人的修养和文化背景更是没有必然联系,至于才情才气,仅限于文学艺术层面,未免过于狭隘。
当然,能够启迪智慧有现实作用教化于人的古典诗词就另当别论了,若在当代寻找,恐怕真是凤毛粼角。无非花前月下无关痛痒呻吟之音,矫揉排比码一堵不接地气的诗墙。逐渐小众化甚至消亡也未可知,与现实脱节的东西被淘汰正常不过,自有更好的精神食粮来替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