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时下,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弥漫着家长的焦虑――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家长心目中的起跑线,不仅是指孩子的功能发育,体能发育,更是指孩子的智能发育。而智能发育,主要是学习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从古至今,家长都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而在当今社会,这种期待演化为一系列揠苗助长,家长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培训班,给孩子灌输大量与其年龄不同步的知识。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之所以获得很多家长的认可,主要原因是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天下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色、优秀呢?家长有这样的心理实属正常现象。可是,这样的理念真的适合孩子、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吗?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孩子们背着沉重的书包,看到他们上奥数班、英语班、作文班=;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我们看到了家长们面对一纸分数时的喜色与怒容,看到了睡眠不足的孩子那与年龄不符的苍白的脸色。“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除了违背成长规律、扼杀创造力,更糟糕的结果是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功利性。所以,家长这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心理,在我看来,并不是完全利于孩子的成长。在起跑线上,孩子,你慢慢来。
家长应改变自己的心态,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认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于父母之外的完整个体,作为父母,不能把一切不切实际的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不是私有财产,不是家长弥补人生缺憾的工具。希望能够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鼓励孩子平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实教育并不需要比出输赢,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并不存在一个输赢的问题。
人生不是一百米、两百米的短跑,而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家长应该知道,起跑线上的成绩并不重要,起跑太快,冲跑太猛,有可能伤筋动骨,体力透支,并导致最终落后。每个大脑发育正常的孩子都孕育着创造力,如同一颗沉睡在土壤中等待萌发、盼望破土而出的种子。家长的职责是千万不要让孩子们富于幻想和充满好奇心的天性在所谓的教中消磨殆尽。
人生是漫漫旅途,教育是慢慢浇灌,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应该知道,在起跑线上,孩子,你慢慢来。